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政治监督常态化:反腐战略优化路径与对策
  • [摘要]“政治监督”是中共中央在十九大之后提出和强调的重要政治概念,“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则是中共中央强化政治监督的新部署和新要求。反腐败的政治性、反腐机构的政治职能、中国反腐败的政治优势决定了反腐败战略升级转向政治监督的必然性。但政治监督常态化面临手段和方式方法陈旧、高素质人才缺乏、监督任务繁重、干部对政治监督顾虑和担忧较多等现实困难。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需要提升对组织的忠诚以保证政治监督的方向性,明确权力边界以克服政治监督偏移性,政治与业务有机融合以提高政治监督操作性,创新方式方法以增强政治监督的实效性。
  • 蒋来用
  • 全文[ PDF 1340.0 MB ] 2020.4(5):50-58  共有 852 人次浏览
  • 权威性沟通及其变革——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传播制度变迁研究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历史进程中政治传播制度变迁的梳理,探讨中国政治传播实现政党沟通需求的动态过程。中国政治传播呈现出“权威性沟通”模式的基本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政治传播的制度起点,并由于路径依赖使后续的制度变迁形成独特的发展路径。同时,伴随社会与政治的发展进程,中国政治传播通过制度变革回应了多元社会与现代制度权威建构的新需求。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权威性沟通”模式出现三种变体:其一是一元化沟通模式,该模式以意识形态权威为其观念支撑,以归口管理体制、组织通道为制度表征;其二是混合型沟通模式,该模式以民主权威为观念支撑,表现为政治传播系统中新闻发布与民意回应等制度的设置;其三是整合型沟通模式,该模式以现代制度权威为其观念支撑,体现在十八大以来的制度化建设与职能整合改革中。以上制度变迁反映了中国政治传播的“权威性沟通”模式在不断吸收“表达性沟通”模式的优秀经验的同时,亦在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经验。
  • 苏颖、于淑婧
  • 全文[ PDF 1976800.0 MB ] 2021.4(6):50-63  共有 568 人次浏览
  • 百年来中国政治学史研究:文献与问题
  • [摘要]“中国政治学科向何处去”的激烈讨论,意味着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已经从学科建制的“形式”发展到政治知识认识论的“内容”。政治学史的研究能够概括并推进中国政治学的研究,使之走向更自觉的自主性探索。百年来中国政治学史呈现出历史的厚此薄彼,国民政府时期大学体制下的政治学尤其是1978年以来政治学的发展历史得到了较多关注与成果发表,但是根据地解放区与1949—1978年间的政治学发展状况,则几乎无人涉足;在写作线索上,大多是学科指标与议题领域的罗列与呈现,缺乏必要的分析视角或研究框架,并未形成解释性的中国政治学理论。这种研究状况是狭隘的“学科理解”与“如何理解中国”缺位的必然产物。政治学史可以作为“历史地理解中国”的方法,推进中国研究。
  • 王向民
  • 全文[ PDF 2023875.0 MB ] 2021.1(6):51-65  共有 658 人次浏览
  • 论健全下情上达机制对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性
  • [摘要]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有着巨大的优势,但还有一些短板和弱项需要补足和加强,其中下情上达机制不够完善就是弱项之一。下情上达是社会基层各方面的情况或信息,如事实性信息、诉求性信息、评价性信息、建议性信息等,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上级乃至最高决策机构中的行为和过程,其功能是为了决策者能够了解情况、做出判断和进行决策。建立畅通的下情上达机制是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优势的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要素和维护法治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重要纽带,因而它也应该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最好切入点。
  • 马德普
  • 全文[ PDF 1141.0 MB ] 2020.3(5):51-58  共有 609 人次浏览
  • 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的“民心政治学”
  • [摘要]收入分配是目前共同富裕研究的主流分析范式。理解共同富裕不能仅限于经济视角,更需要将中国共产党作为核心要素,以其独特的“民心政治学”为视角对共同富裕予以考察。本文立足“民心政治学”视角,遵照识民心、顺民心和聚民心的逻辑分析党如何推进共同富裕。党通过抓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走群众路线来识别共同富裕乃民心所向;构建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以人民为主体的民主制度作为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在分步走的基本战略安排下,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高质量的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精神文化富裕等具体措施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凝聚民心。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其“民心政治学”的过程。
  • 郭道久 张郁
  • 全文[ PDF 1237446.0 MB ] 2023.1(8):51-60  共有 410 人次浏览
  • 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
  • [摘要]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在2035年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是,以“两山论”为理论支撑,在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的共同作用下,绿色发展通过分工、要素分配、技术、就业与包容效应,提升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享发展,从而促进共同富裕。对2010—2018年省级数据进行测度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绿色发展显著促进共同富裕,这种促进作用是由要素分配、绿色技术和就业中介效应等发挥的;绿色发展产生了持续增强的共同富裕效应,且能够缩小不同地区共同富裕水平的差距。绿色产业升级引领、绿色技术应用推广、绿色共享发展将促进共同富裕。
  • 郑石明 邹克 李红霞
  • 全文[ PDF 1884381.0 MB ] 2022.2(7):52-65  共有 568 人次浏览
  • 政治科学预测方法研究——以选举预测为例
  • [摘要]预测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活动。作为社会科学预测性研究的重要领域,选举预测是促进政治学理论和方法创新的动力。选举预测不仅限于民调,科学的选举预测可以划分为四类范式:意见聚合范式;模型范式;混合范式;大数据范式。每类范式包含若干种预测方法,不同预测方法在准确性、超前性、解释力、可重复性、中立性和预测成本等评判标准上各具优势,预测方法的选择是基于预测目标和应用场景的综合权衡。目前,选举预测领域呈现多元化、交叉互补、跨学科的发展趋势;其未来发展方向是“理论驱动”与“数据驱动”相结合、微观预测变量与宏观预测变量相结合、预测与解释相结合,以政治科学为基础,通过跨学科合作和前沿技术手段推进预测范式的创新,并在预测实践中不断更新升级。预测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可以构成“双螺旋”的共生互补关系,共同致力于增进人类对复杂政治活动的理解和研判,提升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水平和政策应用价值。
  • 王中原 唐世平
  • 全文[ PDF 1510.0 MB ] 2020.2(5):52-64  共有 760 人次浏览
  • 公司型政党在西方的兴起:原因、影响与走势
  •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大型公司为资源基础创建的公司型政党,开始作为一种新型政党形态出现在东欧、南欧与拉美等地区,其中有些政党甚至赢得大选上台执政。公司型政党的兴起,是西方社会中经济格局的调整、阶级政治的衰落、金钱选举的凸显与商业大亨的参政意愿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现实而言,公司型政党的兴起导致了权力的高度个人化,同时也对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理论而言,公司型政党的兴起挑战了西方的政党理论与民主理论,传统的“国家—社会”关系的二维范式难再适用,须引入“国家—社会—资本”的三维范式,才能更好地分析西方政党的演化逻辑与公司型政党的未来走势。资本力量的不断增强与社会力量的相对衰落,为公司型政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潜在空间,但同时也揭示了西方民主面临着难以摆脱的现实困境。
  • 张建伟
  • 全文[ PDF 1706.0 MB ] 2020.5(5):52-64  共有 1012 人次浏览
  • 方法论自觉与学科主体性建构——再论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
  • [摘要]学科复建之初,对哲学史和一般思想史的借鉴,使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在叙事内容和议程设置等方面呈现政治学学科属性弱化的特点。矫正研究视角、聚焦政治性议题,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凸显其学科主体性和成果辨识度的主要途径。用政治学术语解读传统概念,避免概念复古主义,遵守概念界定规则,运用现代概念工具,是建立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规范、在学科内以主观互证实现知识优化和不断积累的前提。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准确揭示思想家的问题意识及其成因,这需要研究者首先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专业素养和价值观决定研究者问题意识的质量,历史感、洞察力和现代价值观,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者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 杨阳
  • 全文[ PDF 1486094.0 MB ] 2021.5(6):52-62  共有 1028 人次浏览
  •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伦理叙事及其解释力
  • [摘要]执政是围绕某种意图或价值而运用国家权力的过程,其具有鲜明的伦理活动特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构成中共执政伦理的本源性命题。这一本源性命题投射至党所处的不同社会关系中,形成了中共执政伦理的系统结构。党的使命与其执政地位的契合、党的执政行为与责任伦理的契合、党的先锋队性质与党的使命的契合所表达的使命伦理、制度伦理和主体伦理,构成了中共执政伦理的有机整体。使命伦理是党获得和保持执政地位的根本依托,规定了制度伦理和主体伦理的必要性和基本内涵;制度伦理是党行使执政权、运作国家权力的规范要求,体现了与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相适应的责任逻辑;主体伦理构成党获得和行使执政权的资格条件,体现了适应党的历史使命内在要求的主体行为规范。
  • 程竹汝
  • 全文[ PDF 1235333.0 MB ] 2021.6(6):52-62  共有 1161 人次浏览
  • 政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与基层人大选举参与——基于2019年“中国...
  • [摘要]基层人大选举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大议题。参与基层人大选举是公民基于整体生活质量、政府工作表现认知的行为选择。考察民众政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与基层人大选举参与关系的6579份全国性调查问卷显示:民众政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均对基层人大选举参与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民众生活满意度在政府满意度和基层人大选举参与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尽管政府满意度高的公民参与基层人大选举的概率更高,但这一差异不完全由政府满意度造成,还受到生活满意度中介效应的影响。为此,要从认知重构、注意力引导以及互动情境营造入手,促进公民的政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转化为其基层人大选举参与行为。
  • 刘伟 彭琪
  • 全文[ PDF 1539556.0 MB ] 2021.2(6):53-65  共有 659 人次浏览
  • 制度优势转化为减贫效能——中国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制度逻辑
  • [摘要]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有力彰显了中国政治和制度优势。政治体系的相关制度要素通过影响减贫政策定位、演进、执行和扩展等环节而转化为减贫效能。在政策定位环节,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决定了摆脱贫困是国家治理的优先议程,规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减贫理念。在政策演进环节,实事求是的决策原则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减贫政策,民主集中的决策体制确保了减贫政策科学精准,而改革创新的治理优势推动了减贫政策与时俱进。在政策执行环节,中国发挥党政治理结构优势,通过党的政治领导和协同联动,形成了以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中心,多边主体参与其中的政策执行结构,确保了减贫政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和内外联动。在政策扩展环节,为解决扶贫人员和资源短缺问题,中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推动减贫政策扩展到全社会。从政治体系视角阐明中国减贫的制度逻辑,为理解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提供了新思路。
  • 吕普生
  • 全文[ PDF 1589483.0 MB ] 2021.3(6):54-64  共有 1026 人次浏览
  • 中国国家治理话语体系的构成与演化:基于语词、概念与主题的分析
  • [摘要]国家治理是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然而,其话语体系并不是恒定不变的结构化的政策产物,而是一个大规模的、复杂的,需要不断完善的协调系统。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报告、以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具有历史与文化情境的政治话语,提出由“语词、概念与主题”组成的话语分析框架,尝试廓清国家治理话语体系的构成,识别重要的个体特点、局部特征与系统层面的规律,回答政治话语体系中个体与系统之间存在的交互关系和演化形态,为中国国家治理话语体系的创新奠定坚实的意义基础。
  • 宋雄伟 张婧婧 秦曾昌
  • 全文[ PDF 5107.0 MB ] 2020.6(5):57-74  共有 621 人次浏览
  • “一体双权”:中国政治学的一个分析框架——与景跃进教授商榷和对话
  • [摘要]在《中国政治学的转型:分化与定位》一文中,景跃进教授将政治共同体确立为中国政治学的逻辑起点,揭示维系中国大一统的集权逻辑,搭建了一个国体、政体和政治共同体“三位一体”的中国政治学分析框架。景跃进教授提出的问题及所做出的分析极具启发性,但仍有进一步商榷和对话的空间。中国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现代性的国家共同体;现代性国家共同体既服从统一逻辑,又遵循共和逻辑。在“一体双权”的中国政治学分析框架中,“一体”是指现代国家共同体以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族一体等为核心内容的一体格局和统一状态,体现统一逻辑;“双权”则包括“民权”和“国权”,处理二者之关系的制度安排事关共和逻辑能否得到实现。相对于“三位一体”的中国政治学分析框架,“一体双权”有一定的理论优势,有可能拓展中国政治学的学术研究范围,为中国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对话提供更加开放的交集空间。
  • 肖滨
  • 全文[ PDF 1074.0 MB ] 2020.1(5):57-65  共有 1362 人次浏览
  • 由家到国、家国共责:老有所养”的中国治理进程——基于大型农村实地...
  • [摘要]“老有所养”是人类理想的生活图景,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老有所养”与国家的成长、国家职能的变化和国家意志密切相关,由此形成不同国家的治理道路。在传统中国家国同构体系下,“老有所养”的功能主要由家户承担,并形成了以家族为单位的共担、分担、均担、共养机制,积累了丰富经验,构成了中国“老有所养”的厚实底色。当下中国,随着社会变迁,国家在“老有所养”的治理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国家不可能、也不必要完全包揽“老有所养”的所有职责。汲取传统经验,适应社会变化,以“家国共责”实现“老有所养”是更为有效的中国治理方案
  • 陈军亚
  • 全文[ PDF 1236.0 MB ] 2018.4(3):58-67  共有 601 人次浏览
  • 领导权:基于中国实践的权力类型学研究
  • [摘要]领导权是现代政党拥有的一种权力,中国共产党将其发展到相对完备的状态,党章和宪法均明文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全面领导权。经由内在视角分析可见,领导权之正当性在于理论、政治、道德先进性,并以此发挥领导作用,故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性-领导型政党。基于对先进性的自觉和保持,领导权有如下性质:自我构建性、创生性、高度自主性、集体性、全方位性、自适应性,责任性、高水平公共性、发展取向、进步主义、“高级性”、自我反思性。领导权的功能包括:辨识、确定人民和国家前行的方向与道路、做出战略性决策,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教化,发现、培育、任命干部,组织和动员,自由创设制度,整合多元的社会与国家权力等。经由领导权,群众“成为”当家作主的人民。
  • 姚中秋
  • 全文[ PDF 1524939.0 MB ] 2022.1(7):58-69  共有 950 人次浏览
  • 中华民族的政治意义
  • [摘要]中华王朝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推动了自在中华民族的凝聚。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后,中华民族在抵抗西方列强的压力下走向自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完成民族国家构建历程的标志,为中华民族打造了坚固的政治屋顶,中华民族拥有了现代国家形式,成为一个国家民族。自此,作为国族实体的中华民族掌握了国家主权,成为各民族团结的历史与现实载体,成为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民族政策、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抓手。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政治意义集中体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国族建设,具体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解决少数民族权益保障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 唐勇
  • 全文[ PDF 1120.0 MB ] 2020.3(5):59-66  共有 708 人次浏览
  • 以党委重点任务为中心的纵向政府间治理研究
  • [摘要]近年来,省以下地方党委政府形成了一种以重点任务为载体的纵向治理机制。其中,上级党委是重点任务的发布者,地方党委则以这些重点任务为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在跨部门议事协调、资源整合等事务中的领导责任,解决政府常规工作机制难以应对的复杂问题。重点任务是不同于运动式治理的一种纵向治理机制。一方面,组织人事权为上级党委发布重点任务提供了制度化的稳定权威基础。基于组织人事权,上级党委构建了“依任务提拔”的可信承诺,巩固了下级党委以重点任务为中心工作的内在激励。另一方面,在地方治理中,重点任务与常规工作是有张力并存的常态化治理方式。这一发现增加了我们对省以下纵向治理中党委领导作用的具体认识,也推进了关于中国党政组织体系的理论研究。
  • 高翔 蔡尔津
  • 全文[ PDF 1779.0 MB ] 2020.4(5):59-71  共有 739 人次浏览
  • 中国公共政策调适性稳定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 [摘要]政策多变和政策固化是公共政策中一对永恒的矛盾,学界对政策稳定性尚缺乏系统研究。政策稳定性的价值不言而喻:其是实现政策目标、维护公共利益、引导行为预期、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利益竞争、路径依赖、政策更新和政策周期等视角下的政策稳定体现了“变”与“常”的内在关联与持续张力,在政策实践中表现为维持型稳定、政策不稳定、政策固化、调适性稳定和政策转向等多种形态。公共政策的调适性稳定是政策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精妙平衡与和谐共生,内蕴政策理念的和合贯通、政策内容的调适稳健、政策过程的连贯衔接、政策体系的配套协同等机理。实现公共政策的调适性稳定,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因需而变的发展策略,增强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适配性,强化公共政策制度体系的敏捷性,提升公共政策生产的科学理性,重视公共政策利益分配的均衡性,以实现公共政策的执中致和、均衡稳定、动态调适和科学高效,从公共政策层面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
  • 陈水生 祝辰浪
  • 全文[ PDF 1563185.0 MB ] 2022.3(7):61-73  共有 712 人次浏览
  • 贫困与共同富裕的制度逻辑——明长城沿线制度性贫困的成因与治理
  • [摘要]中国内部不同区域的贫困有其独特的制度逻辑。本研究以贫困与共同富裕的制度逻辑为切入点,探讨了明长城沿线制度性贫困的成因与治理。本研究认为,长城实质上是一种在国家政权影响和调整下,在国家战略层面实行的有目的隔离与有计划开放的制度体系,包含规则内的正式制度以及规则外的能够提高个体收益的非正式制度。伴随边疆内陆化,明长城军事功能不断下降,政治秩序得到强化,经济管理不断正规化,非正式制度逐渐消亡,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暴露出资源禀赋较匮乏的本相,最终表现出近现代该区域的整体性贫困。通过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搬迁、集体组织发展、对口支援与行业扶贫等已有的治理实践,本研究得出未来长城沿线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根本治理逻辑。
  • 潘墨涛 周绍杰 翟天豪
  • 全文[ PDF 1470679.0 MB ] 2023.1(8):61-71  共有 432 人次浏览
«  2  3  4  5  6  7  8  9  10  11 »